大部分成熟女性会被“衰老问题”所困扰,抗老的关注点会随着年龄而发生改变。衰老的层次不一样,医美改善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要针对每个层次的问题,更精准、更科学地制定改善方案,才能符合当下求美期望。

惟尚科学 全层抗衰

虽说注射美容热度不断攀升且被越来越多的求美者所接受,但依旧有部分人对其有着刻板印象。为什么同样做注射填充,别人拥有自然又高级的少女脸,反观自己却是假面、僵化、肿胀、充气感重的脸庞?这些都是由于对面部衰老认知过于片面所致,没有考虑面部软组织衰老在哪一个层次,只是在凹陷部位注射并过度填充,导致“馒化”出现。医美遵循医疗本质,同时也非常重视审美,特别是医生与求美者的审美契合度。

面部的紧实度,决定了年轻态;清晰的轮廓线,衬托出高级感。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美容皮肤中心廖文君主任表示,面部衰老的变化体现在骨骼结构、脂肪体积、韧带强度、皮肤特征和血管分布等多方面,注射美容不是“哪凹填哪”。面部衰老通常是若干问题同时存在,因此在准确评估面部年轻美学需求的前提下,抗老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治疗方式转化至如今的联合应用和全层抗衰。

ot液态骨相提升术 年轻秘钥

众所周知,东亚人面部骨骼起伏平缓,整体来说骨点支撑力不强。随着年龄增长,面部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不断流失,软组织结构强度下降,“固定装置”韧带变得松弛,更容易出现下垂的问题。漂亮的骨相相当于地基,可以撑起皮肉,即便年龄增长面部开始出现松垂,骨骼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萎缩支撑力不足,也相对更耐老。

对此,廖文君主任提出了结构性衰老单位重建的观点,并结合皮肤层次、解剖结构、表情肌动态平衡等多维度,选择适合的注射材料,如:玻尿酸、胶原蛋白或再生类材料,应用ot液态骨相提升术进行整体改善。ot是指面部外轮廓(o)与面中内轮廓与高光点(t),ot液态骨相提升术在注射提拉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创新,从而改善容积缺失,优化面部轮廓线条,加固筋膜韧带组织稳定性。由于韧带根部从骨面发出,直达皮肤,起到固定肌肤软组织整体结构的作用,经过ot液态骨相提升术修正后,相当于把原先歪倒的树木,从根部培土、夯实、扶正,从而使容貌更加年轻、上扬,具有活力。

医美项目治疗背后,需要医生有充足的临床经验,安全稳健的操作和与时俱进的审美理念。术前设计时,廖文君主任不仅考虑求美者的正面改善情况,更强调侧颜美学。很多人知道脸型缺少流畅度,却不清楚具体表现。对此,廖文君主任特别强调了ogee曲线——它是面部斜位45度的切线,从上到下是脸颊、颧突、颧骨下凹陷、咬合平面、下颌缘。这条线从侧面看是一条有起伏的类似于s型的曲线。由于千人千面,ot液态骨相提升术可使外轮廓o线线条流畅,t线立体且高光点位明确,较大程度打造出头包脸的小颜美学立体轮廓。在秉承安全性、合规性诊疗原则同时,更强调个性化定制。再细分各类型注射材料适应症的同时,从中选择更适合的产品满足每位求美者的差异化需求,术后更能体现出面部轮廓紧实上扬的自然美感。

技术迭代 勇于创新

注射提拉技术应用已有十余年历史,而如何才能做到技术创新,满足求美者的需求呢?对此,联合丽格第一医院廖文君主任表示,她的心得是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她的这句话引自《医生三部曲》第二部《医生的精进》。真正卓有成效的创新,不只是去开发未知的新方法,而是去提升实践方法的有效性。我们总以为一样的方法,效果也是一样的。其实科学实验的可复制性和实操中医生医术的高低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如何应用手中的‘武器’去更大化呈现,是需要我们医生深入思索的。”廖文君主任举例表示,面部网格化可分为10个美学单位,在此基础上,可将其细分为49个美学亚单位,因此要分区治疗。另外,注射材料不断创新,配方不断升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每款产品都要进行多期临床效果验证,并考虑产品不同适应症与各部位的特殊结构,从而分层治疗。另外,面部衰老往往不是单一问题,此时会考虑注射与光电联合应用,以及如何达到1 1>2的效果,这些都非常值得去探索与钻研。

在精进医术的同时,联合丽格第一医院廖文君主任也非常尊重求美者的需求,倾听他(她)们的意愿,并不断反思:术前设计与治疗方案是否越来越具有求美者思维;治疗时更重视求美者体验,做好疼痛管理,使他(她)们尽量在舒适的过程中获得好效果。廖文君主任说:“要时刻保持学习能力,不断打破技术壁垒。要沉下心来不断思考,我们能够给求美者带去什么。把治疗效果落到实处,并且帮助大家养成好的求美理念和思路,少走弯路,始终是我的初心。”

(文中为联合丽格第一医院廖文君主任研创技术,严禁抄袭及未授权转发,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

网站地图